地暖已經成為人們抵御寒冬的必備武器,而地暖的廣泛使用同時在市場也形成了一些惡性競爭的局面。到目前為止,地暖行業都尚未建立國家級的定額標準,這也是造成各地地暖施工價格出現“高得離譜”與“低得出奇”參差不齊的原因之一。如何才能走出地暖行業低價競爭的怪圈,促進地暖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呢?
在原材料的選擇方面,一些地暖施工企業習慣于偷梁換柱、依次充好。他們從地暖管材厚度、苯板和絕熱材料的質地以及施工工藝上做手腳。
按照規定,地暖系統必須安裝閥門、過濾器及相應的設備和管件,但不少地暖施工企業為了賺取利潤,往往抱著“能蒙過去就蒙過去,蒙不過去就裝或者少裝”的想法從事施工。顯然,地暖施工企業的上述做法表面上是保住了微薄的利潤,但實際上卻給地暖工程埋下了深深的禍根。
地暖作為一項隱蔽性工程,一旦留下隱患,完全沒有可能恢復。以地暖管材為例,如果地暖管出現大面積不熱、漏水現象,便需要將業主家的地面進行‘開腸破肚’式的整修。如果用于絕熱的苯板出現問題,會造成地面塌陷、熱量大量的散失。而位于地面以上的分集水器如果漏水,將影響業主整個家庭的裝修。試想一下,如果因為低價競爭而使得原本可以安全使用50年的地暖系統,不到5年就全部報廢了,那么將來還有誰敢繼續使用地暖系統呢?
目前,想要打造一個良性的地暖行業競爭市場,需要企業和開發商的共同合力維護。在國家逐步完善地暖行業制度規范的前提下,地暖企業自覺培養自律意識,主動維護地暖行業的健康發展。